云南玉龙雪山19条冰川已有4条完全消失(西安国旅-86698806)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长安情槐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将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内的水源补给,并将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部分生物物种的消亡。随着丽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消融的加剧,已对玉龙雪山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月9日,记者在采访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时,丽江市人大代表、管委会主任和献忠担忧地说,在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消融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对未来丽江市区水资源提供补给呢?丽江既要考虑今后的旅游发展,更要考虑市区未来的水源供给及对城市用水、工、农业和旅游业用水的影响,关键是要积极应对主动防御。 由于没有积雪,雪山失去了往日的迷人风采。   冰川消融·消失   有4条冰川完全消失   据玉龙雪山管委会介绍,对现代冰川及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从1996年开始已进行了十多项课题研究,2006年管委会与中科院合作成立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根据《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变化、地质灾害和水资源调查研究》、《冰川变化调查与监测》等科研课题,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评估报告——未来40年的线性预测》研究结果得出:玉龙雪山19条冰川分属4个冰川流域,即漾弓江流域、白水河流域、大具沟流域和仁河流域。其中,漾弓江流域发育冰川5条,冰川融水汇入丽江盆地,白水河流域发育冰川6条,大具沟流域发育冰川4条,仁河流域发育冰川4条。   通过对丽江市1951年至2008年气温降水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998年之前丽江市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2.6度,1998年至2008年间的平均气温达摄氏13.2度,最高年均气温出现在2005年为摄氏14.2度。   2009年丽江市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9度,随着丽江市气温的逐年上升,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发生了大幅度的萎缩,仁河沟的3条冰川及漾弓江1号冰川已完全消失。玉龙雪山冰川仅剩15条,冰川总面积由11.61平方公里减少至8.5平方公里,平均末端海拔4649米。 冰川消融·危害   曾发生3次大的坍塌   随着丽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的消融加剧,已对玉龙雪山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管委会和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向记者提供了详细的相关数据(见图表)。   冰川消融·危机   冰川是丽江市的主要水源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不仅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更是丽江市区水源供给的主要来源,现代冰川是一个固体水库,通过其自身的积累消融对玉龙雪山周边水资源起到了有效的补给作用,”和献忠说。   据管委会调查,当前,丽江市区水资源的供给主要依赖于自然降水以及冰川融水所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2008年至2009年间,丽江市区由降水提供的水资源约为190万方,而同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年消融量约为100万方。“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由此可见对丽江市区水资源补给的重要性”和献忠说。   冰川消融·建议   代表建言实施水资源补给   在今年丽江市“两会”上,和献忠递交了“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情况下,如何对未来丽江市区水资源提供补给的建议”。   和献忠认为,对玉龙雪山现有冰川的变化研究既要考虑今后的旅游发展,更要考虑对丽江市区未来的水源供给及对城市用水、工、农业和旅游业用水的影响。他建议:从战略发展角度统筹考虑未来丽江市的水源供给问题,建议优先进行金沙江调水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温室效应对玉龙雪山现代冰川产生影响的因素;进一步加大丽江市周边水源地的保护及水库、河塘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玉龙雪山区域植树造林、生态环境保护及护林防火。   ■ 相关新闻   气候变暖: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   2009年8月22日,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站工作人员在海拔4800多米的地点观测考察冰洞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站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大约后退了250米,厚度和积雪面积也在减小。冰川末端海拔高度由2004年的4255米上升至2009年的4320米;海拔4680米处的冰川宽度由2004年的336米缩减为2009年的31
“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将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内的水源补给,并将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部分生物物种的消亡。随着丽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消融的加剧,已对玉龙雪山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月9日,记者在采访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时,丽江市人大代表、管委会主任和献忠担忧地说,在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消融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对未来丽江市区水资源提供补给呢?丽江既要考虑今后的旅游发展,更要考虑市区未来的水源供给及对城市用水、工、农业和旅游业用水的影响,关键是要积极应对主动防御。



由于没有积雪,雪山失去了往日的迷人风采。



  冰川消融·消失

  有4条冰川完全消失

  据玉龙雪山管委会介绍,对现代冰川及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从1996年开始已进行了十多项课题研究,2006年管委会与中科院合作成立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根据《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变化、地质灾害和水资源调查研究》、《冰川变化调查与监测》等科研课题,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评估报告——未来40年的线性预测》研究结果得出:玉龙雪山19条冰川分属4个冰川流域,即漾弓江流域、白水河流域、大具沟流域和仁河流域。其中,漾弓江流域发育冰川5条,冰川融水汇入丽江盆地,白水河流域发育冰川6条,大具沟流域发育冰川4条,仁河流域发育冰川4条。

  通过对丽江市1951年至2008年气温降水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998年之前丽江市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2.6度,1998年至2008年间的平均气温达摄氏13.2度,最高年均气温出现在2005年为摄氏14.2度。

  2009年丽江市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9度,随着丽江市气温的逐年上升,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发生了大幅度的萎缩,仁河沟的3条冰川及漾弓江1号冰川已完全消失。玉龙雪山冰川仅剩15条,冰川总面积由11.61平方公里减少至8.5平方公里,平均末端海拔4649米。

冰川消融·危害

  曾发生3次大的坍塌

  随着丽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的消融加剧,已对玉龙雪山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管委会和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向记者提供了详细的相关数据(见图表)。







  冰川消融·危机

  冰川是丽江市的主要水源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不仅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更是丽江市区水源供给的主要来源,现代冰川是一个固体水库,通过其自身的积累消融对玉龙雪山周边水资源起到了有效的补给作用,”和献忠说。

  据管委会调查,当前,丽江市区水资源的供给主要依赖于自然降水以及冰川融水所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2008年至2009年间,丽江市区由降水提供的水资源约为190万方,而同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年消融量约为100万方。“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由此可见对丽江市区水资源补给的重要性”和献忠说。

  冰川消融·建议

  代表建言实施水资源补给

  在今年丽江市“两会”上,和献忠递交了“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情况下,如何对未来丽江市区水资源提供补给的建议”。

  和献忠认为,对玉龙雪山现有冰川的变化研究既要考虑今后的旅游发展,更要考虑对丽江市区未来的水源供给及对城市用水、工、农业和旅游业用水的影响。他建议:从战略发展角度统筹考虑未来丽江市的水源供给问题,建议优先进行金沙江调水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温室效应对玉龙雪山现代冰川产生影响的因素;进一步加大丽江市周边水源地的保护及水库、河塘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玉龙雪山区域植树造林、生态环境保护及护林防火。

  ■ 相关新闻

  气候变暖: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

  2009年8月22日,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站工作人员在海拔4800多米的地点观测考察冰洞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站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大约后退了250米,厚度和积雪面积也在减小。冰川末端海拔高度由2004年的4255米上升至2009年的4320米;海拔4680米处的冰川宽度由2004年的336米缩减为2009年的318米。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455)

Tag: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长安情槐
  • 注册日期:2008年11月04日
  • 城市:西安

公告

带着好心情,一起去旅游!!!

最新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334149 人
  • 创建时间:2008年11月04日
  • 发表文章:88 篇
  • 上传相片:2 张
  • 回复总数:2 篇
  • 阅读总数:4897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