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十年风雨路 今朝硕果红——福建武夷山景区成功申报“双世遗”10周年之路

[ 2009-09-10 18:24: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对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来说,却是极不平凡的一段岁月。1999年12月,武夷山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同时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细数10年走过的点点滴滴,唯有一个个奖杯见证着武夷山人的奋斗历程:2002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华名山”的称号、2006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景区”的称号并于同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最受群众喜欢的国家10大风景名胜区”……但是在武夷山景区党工委书记王莉萍的眼里却是平淡如水,她曾说:“我们武夷山景区距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新标准还有不少差距,以后,我们还将加快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建设,以新一轮争创活动为动力,构建和谐景区,促进景区又好又快的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是呀,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建设一个世界级的景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于是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带领着武夷山景区的工作人员,一路探索,一路奋斗,一路高歌,就这样,他们坚持了10年,而今天他们也终于迎来了硕果绽放的日子。

“畅通工程”路畅心也畅

“山道弯弯 水路曲曲”可谓是武夷山景区的真实写照,也是在武夷山景区成功申请“双世遗”后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武夷山虽美,但“酒香怎奈巷子深”,很多游客也是望而却步,为破解此“瓶颈”,武夷山景区管委会可谓是费尽心机,如今,10年过后,武夷山景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目前,已经有20对火车经停武夷山,航线达20多条,去年年底,浦南高速公路正式竣工通车,是武夷山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成为闽北乃至全省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枢纽。今年上半年武夷山景区用于交通的投资为2.67亿元,占年计划的66.75%。

此外,对景区内的畅通工程建设,武夷山景区也没有松懈。从2003年起,景区投入3.2亿元对景区内的畅通工程进行全面提升。先后改造景区原有公路,按高速公路标准建成高星、南星、桂高三条环境公路和回排专用道,设置南、北、西三个景区出入口,建设旅游专用停车场2个,面积达6万平方米,大小停车泊位1000多个,同时还购买了60辆中巴、20辆大巴环保车和20辆旅游观光小火车。在景点之一的九曲溪,由于九曲溪的承载量和竹筏工人数相对不足等原因,使很多游客都无法尽兴,但现在,景区现有竹筏工552人,实习导筏员379人,每天正常情况下可满足6000~7000人左右的运力,基本上解决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畅通工程不仅仅是一条条大路畅通了,同时也让来此游客的心也畅了,因此更多的游客也纷至沓来。今年1~7月份,武夷山景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3.83亿元,其中春节旅游黄金周接待游客6.1万人次。8月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了10%以上,周末的游客都达到1万人次以上。

畅通工程实施后,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让来此游客的心也畅了。

“数字化”管理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

武夷山景区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64平方公里,为保证游客打来电话求救时,能在3~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救援,武夷山景区耗资3000多万元建成数字化系统,成为福建省首家数字化景区,并成为国家建设部全国18个国家级风景区数字化试点单位之一。

“景区智能管理系统在建设中采用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原则,全面采用了IBM、Cisco、Oracle等目前国际、国内知名公司先进的网络设备及软件产品,这在全国景区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个监控系统有36个监控点,50余台摄像机,通过该系统我们随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各个游人聚集区的情况变化,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自动存档,拍摄下来的画面可以随时查阅。”该景区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景区安全监控的重要部分的情况就通过360度转动的监控镜头尽收眼底。

目前,“数字景区”工程9个子系统已基本完成,其中视频监控系统、票务管理系统、调度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已投入使用,基本上实现了景区门票、竹筏门票、旅游住宿等业务的网上预订和查询。这样既方便了游客,同时又为游客的安全保驾护航。

贴心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随着景区游客的增多,异地投诉维权难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为打破工作僵局,2005年,武夷山成为澳门在内地启动的首家互动维权旅游城市。2006年景区工商所与鼓浪屿工商所互为承诺,及时直接受理发生于对方景区的消费投诉、举报,并在一方调查属实后由另一方先行赔付,使消费者投诉实现时空互换,有效延伸。2007年,武夷山市工商局发起倡议,闽浙赣3省17县市实行联动,搭建消费维权信息内部交

分类:武夷山新闻 | 部落: 轻松任我行| 评论:1 | 阅读全文(919)

游武夷山首先听一个传说

[ 2009-06-02 22:26:00 | 作者:阿智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游武夷山首先听一个传说

分类:武夷山风土民情 | 部落: 武夷山休闲吧| 评论:1 | 阅读全文(1000)

武夷山端午节

[ 2009-06-02 22:25: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

分类:武夷山风土民情 | 部落: 武夷山休闲吧| 评论:1 | 阅读全文(881)

武夷山物产资源

[ 2009-03-11 19:08: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阴 ]

武夷山物产资源

分类:武夷山新闻 | 部落: 武夷山休闲吧| 评论:1 | 阅读全文(973)

武夷山人口情况

[ 2009-03-11 19:07: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阴 ]

武夷山人口情况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 轻松任我行| 评论:1 | 阅读全文(1065)

武夷山民族与宗教

[ 2009-03-11 19:06: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阴 ]

武夷山民族与宗教

分类:武夷山风土民情 | 部落: 武夷山休闲吧| 评论:1 | 阅读全文(990)

来武夷山的领导

[ 2009-03-10 00:20: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
“清明时节雨纷纷”,1997年清明节夕,武夷山一直乌云密布,连日大雨,境内的几条河流都涨了水。4月5日,天气转晴,阴霾尽消,真是应了一位本地籍散文家所言:武夷山有灵气,有重大活动天气就好起来。上午10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莅临武夷山考察。陪同钱副总理来访的还有国务院外办副主任陈云林、外交部纪检书记王国章、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原焘、国家旅游局长何光伟等同志。
2、李鹏委员长视察武夷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偕夫人朱琳于2001年5月3日到武夷山考察工作。省领导宋德福、习近平、卢展工、袁启彤,南平市领导李川、徐谦、徐肖剑,武夷山市领导张建光、姚承培到机场迎接李鹏委员长一行。
3、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 轻松任我行| 评论:1 | 阅读全文(1434)

武夷山市行政建置古今变迁

[ 2009-03-10 00:15: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1989年8月21日武夷山撤县设市,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双遗产地”确立。15年来武夷山市走向了辉煌。追本溯源,进一步发掘武夷山的丰富内涵,笔者就武夷山市行政建置历史与变迁在此作一简要重温,以飨读者。
一、 新丰乡:武夷山市最早的行政建置。南唐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因彭迁老家新丰湖而命名。新丰乡辖区“领五里一场”。
二、 温岭镇:南唐五代,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由彭汉任台州判官,诣阙上书,请以温岭将所居乡名改为温岭镇,置官守之,由闽王王曦批复。治所仍故吴屯,辖区依旧。
三、 崇安场:北宋端拱四年,“南场”改为崇安场,行政建置治所始迁崇安营领,辖区依旧。
四、 崇安县:宋淳化五年,崇安场升为崇安县,县署建造于公元955-997年。辖区和治所依旧,隶属建宁军。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建阳所辖的上梅、下梅、会仙、周村、将村、黄村六里划归崇安。同时南场改称城坊。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朝廷将建阳县所辖的五夫、从政、籍溪、建平、丰阳、节和、长平七里划归崇安。全县共计19个里,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四乡一坊。
元,崇安县改属建宁路。明,崇安县改属建宁府。清,崇安县属建宁府建安道。全县重新整组为四乡一坊划分9乡(坊)、19里、89图。
民国初期,基本沿袭清旧制,崇安县曾先后隶属北路道和建安道。民国12-21年直隶福建省,后分别隶属福建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和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17年9月分4级管理即县、区、村(里)、闾、邻。全县划分五个区。民国29年2月,建阳的崇文、上里,包括城村、大渚、井前、杨厝等地复划归崇安县第四区的文仙乡。民国31年1月第四区的黎源乡与长坪接壤的施家坪、源头村又划归建阳。同年7月撤销署建制,全县为1个区署、3个镇、8个乡。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1月,崇安县分6区39乡(镇),5月将旧制的保甲改为村邻。次年9月第5区(吴屯)划出岚谷为第六区,原第六区大安改为第7区。1954年8月澄溪划入建阳,同时为缩小乡划范围,全县调整为7区77乡2镇。1957年2月白水乡西坑村划入浦城。同年9月浦城的樟村、何坑、茶秀、东坑、碗厂划归崇安。同时建阳的澄溪又划回崇安。同年在列宁公园建“烈士纪念碑”,朱德题词。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撤消区、乡、镇。全县划分为5个公社。即曙光公社:为原来的第一区和第七区(原大安区)合并成立。1960年改城关公社,同时析置武夷公社,1961年底城关公社又析置洋庄公社。而城关公社于1980年改城关镇又析置溪东公社,1981年改名崇城镇,1996年改为崇安镇。武夷公社于1984年改乡,1994年5月18日改镇。洋庄公社于1984年改乡。溪东公社于1983年改城东公社,1984年改乡。
红旗公社:成立后即改星村公社,1984年9月改乡,1985年6月改星村镇。
卫星公社:1960年改兴田公社,1984年9月改乡。1989年改镇。
乐园公社:1960年改五夫公社,1984年9月改乡。1989年改镇。
幸福公社:即原来的第五区和第六区于1958年合并成立幸福公社,办公地点在吴屯。1961年又划分为吴屯公社和岚谷公社。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吴屯公社的金井坑为避讳“金井”与资本主义的瓜葛之嫌改为“远红”村,分上、下远红两个生产队,1972年又改为金井坑。1984年吴屯和岚谷分别改为乡。
1971年东溪电站开始设计,自此新丰溪改名为东溪,东溪电站以上改为北路溪, 2000年出版的武夷山市地图时改为北溪。与东溪相对应的大安源溪改名为西溪。
1972年划五夫公社的下阳、上梅、金竹、茶景、里江、岭山、武夷公社的荷墩,城关公社的厅下等8个大队组见下阳公社。而首阳和地尾(东源岭采育场)及翁屯(勇耕良种场)三个村为下阳公社内部调整划出成立。1984年改乡,1990年更名为上梅乡,治所在下屯。
截自1984年9月全县共9个公社1个镇,105个生产大队。1989年8月全县共4个镇,六个乡,13个居委会,115个村委会。86个居民小组,1469个村民小组。
崇安县先后分别隶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福建省建瓯专区,福建省建阳专区,福建省南平专区,福建省建阳地区行政公署,福建省南平地区行政公署。治所仍在营岭。
五、 武夷山市,1989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即崇安县改为武夷山市(县级)辖区治所依旧。
2003年元旦崇安镇,武夷镇、城东乡同时改为街道办事处,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同时成立社区:崇安街道办有温岭、和平、花桥、百花、清献、石雄、营盘等7个社区。新丰街道办有余庆桥、溪东、临安、下府洲等4个社区。武夷街道办有社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 武夷山休闲吧| 评论:1 | 阅读全文(979)

武夷山城市标识

[ 2009-03-10 00:14: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一、武夷山城市标志
武夷魂大型群雕位于武夷山市区与景区结合处,碑高14米,采用武夷红花岗岩制作。群雕注意着重表现彭祖和彭武、彭夷父子三人在武夷山拓荒治水、披荆斩棘、驱邪伏兽、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群雕中三人的肌肉和轮廓都表现出一种粗犷的力量、灵魂和精神;雕塑的内容与艺术、环境与主题都达到了和谐的融洽。该雕塑由中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院党委书记盛扬教授设计。


二、武夷山旅游标志
玉女峰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曲溪畔,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玉女峰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是对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玉女峰不仅是武夷山的旅游标志,而且是福建省的旅游标志。


三、武夷山市花
武夷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适合兰花生长。武夷兰花,古代称为"岚花"。已知有百余个品种,其中有不少是我国特有的兰中珍品,如:绿云,银边大贡,大凤尾素和金丝马尾兰等。武夷山中兰花颇多,武夷山人历来爱兰花,居家内外总爱摆上几盆。1995年市人大会议通过,一致同意兰花为武夷山市市花。


四、武夷山市树
在武夷山市,到处可见苍天的古树,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樟树,树龄最长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樟树生命力极强,枝繁叶茂,价值很高,自古就为武夷山人民所爱,1995年市人大会议把樟树定为市树。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 轻松任我行| 评论:1 | 阅读全文(901)

武夷山民俗节庆

[ 2009-03-10 00:13:00 | 作者:阿智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一、枫坡独特「拔烛桥」

活动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率领“舞灯队”举行。舞灯队由两名年幼的男童提着吉祥灯在前开道,长竹竿吊串的高照灯紧随其后。孩童和姑娘们举着各式各样的自扎花灯居中,上了年纪的壮年汉子,抬着花灯鼓亭,青年小伙子则扛着“烛桥”压阵。这支不寻常的队伍走街串巷,每经一户家门,主人便合家相迎,每到拐弯处,扛烛桥的小伙子就在“呼”、“哈”的呐喊声中,相互牵扯着飞奔而过。此时,炮声齐鸣,烟花焰火齐放,队伍中的唢呐声,锣鼓声汇成一片,大地为之震动。队伍到达村中心闹区后,“拨烛桥”最精彩的节目开始。
“烛桥”是由上下两层的木架组成,上可插两支大号蜡烛,下有把手可抓,两头与前后的木架用木插销联接,大的可接80个,小的也可接54个,接起来的架子弯弯曲曲似条木龙,拉直来又像山涧溪流的木架浮桥。点燃的蜡烛之光在夜色中如银河星系中的北斗星座、联接的木插销是活动的,操作十分灵便。随着执事者的号令一响,长长的烛桥时而翻滚,时而左右摇晃,燃着的烛光在快节奏的动作中,展示给人们的是一条活灵灵的翻腾着的火龙。执事者又一声号令,翻滚着的火龙刹时停住,烛桥按事先的约定迅速分成两节──上村、下村两队,各队都有20多名精悍的小伙子将烛桥从路上往各自的田里拔去,谁能把对方拔到自家的田里,谁就是赢者,来年的丰收必定胜过对方。因此,双方往往要拉到一身的泥水才能见分晓。人们跳跃、欢呼,精彩、激昂、热烈的情景,非身临其境,难以领略其间的乐趣。
这种“拔烛桥”活动一真持续到正月十六日才结束。它在过去的确是令人陶醉的,特别是妇女,入夜可以外出观花灯、烛桥。这是一个难得的自由活动的机会。因而妇女都盛饰而往,真是“满街珠翠游村女”。“拔烛桥”实际上是枫坡村盛大的闹元宵活动。

二、蜡烛会和柴头会

蜡烛会和柴头会是武夷山的二大民间集会。

蜡烛会起源于唐朝,是为悼念辟支古佛而起。辟支古佛姓翁,号藻光,吴屯翁屯人,河西节度使翁承钦之子,出生于唐武宗会昌甲子年(844年),性格孤僻。十岁出家,《古佛全传》载其“夏则褚夜衣而生,冬则扣冰而洁”。故又称“扣冰老佛”。城关有一条巷子,叫扣冰巷,就是古佛住过的地方。古佛的师父雪峰禅师说:“子冀日必为王者师,历游四方,求净僻处,以成定慧。”藻光出家后历尽艰辛,致力佛法研究,是我国古代参悟到禅学真谛的大师之一。相传古佛十分灵验。有一次黄河决口,饿殍遍野,河堤无法修好,翁辟支古佛在崇安修寄水斋,黄河河堤才治理完成。又有一年,福州荔枝红时,遇大虫灾,人们来祈求老佛。老佛给铁牌一面,铁牌一到福州,大雨倾盆,给荔枝洗了一个澡,虫灭了,荔枝得到空前丰收。又有一年江西大旱,闻辟支老佛灵验,江西百姓特来祈雨,老佛又给铁牌一面,果然江西人回去后,雨真的落到那里,旱灾顿解。因此古佛被宋朝皇帝封为“灵感法威慈济普照大师”。武夷山的善男信女对他悼念尤殷,特在吴屯建有父母庵一座,将他的肉身遗像供奉在那里。每到会期万众秉烛迎奉,这就是蜡烛会的由来。千百年来,蜡烛会规模盛大,各地都有奉辟支古佛,以攘瘟疫,以消天灾。吴屯会期是农历二月初一,黎口为二月初六,岚谷为二月十三(后改二月十一)、大浑为二月十五,城关为二月二十一,几乎整个二月份都被蜡烛会所笼罩。在各地的蜡烛会中,以城关最为隆重。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就有“议会”,十六日迎奉城关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称为“佛过街”。二十日派十多个彪形大汉,在凌晨前到吴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接佛时,这些大汉抬着古佛,急跑抬入城关,路上绝对不能休息停留,称为“赛佛”。老佛接到城关后,家家户户选一对最好的蜡烛送庵,庵中灯烛辉煌,一对对蜡烛从佛像前的香案桌一直点燃到大门口。二月二十一日,虔诚的善男信女会集城内,整个城关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午后,蜡烛会正式开始,先是迎佛,人们抬着老佛,前头由两把大号开道,紧跟各类迎牌,以戏文为内容扮装的三十六台“仙仔”,穿插在行列中间,使人仿佛是在剧院里看戏:《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在娓娓细语;《三国志》中的关云长在秉烛夜读;《岳飞传》中岳飞跪着在受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迎佛行列中相隔一段就配有闹鼓、仙幡、唢呐等各组乐器,时而一阵闹鼓像万马奔腾,咚咚作响;时而一阵阵管弦细乐,幽闲清新;时而一阵阵唢呐婉转响亮。整个城关,沉浸在欢闹的乐曲声中和神话的境界里。到了晚上,几十成百架的“烛桥”(烛高数尺,插在架上的叫“烛桥”)、“烛轮”(以方筐逐层点燃的叫“烛轮”)、“烛亭”(亭子式的叫“烛亭”)沿街游行,烛光冲天,有如火龙,颇为壮观。沿街居民,燃放鞭炮,献烛礼拜、祝愿,迎佛盛况可谓空前。烛会从唐至今,年年相传。随着武夷山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武夷山人民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成为这里的物质商品交流盛会。城乡居民交流各种生活必需品和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939)

首页 上一页 ...34567... 下一页末页

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阿智
  • 注册日期:2007年02月08日
  • 城市:武夷山

公告

旅游结交朋友、个性旅游我做主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154092 人
  • 创建时间:2007年02月08日
  • 发表文章:72 篇
  • 上传相片:14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63135 次